一、著名书法家及代表作品有哪些?
1、王羲之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
东晋大臣、书法家,丹阳尹王旷的儿子,太尉郗鉴的女婿,有“书圣”之称。
善于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代表作品有《黄庭经》《乐毅论》《十七帖》《兰亭集序》《初月帖》等。
2、颜真卿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出生于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 )。
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
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
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
代表作品有《多宝塔碑》《劝学诗》《颜勤礼碑》《祭侄文稿》等。
3、张旭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唐代书法家,擅长草书,喜欢饮酒,世称“张颠”,与怀素并称“颠张醉素”。
在书法方面,张旭勤于观察客观事物,善于将客观的自然物象与个人的主观情感结合起来,既继承传统,又勇于创新,在继承前人书法成就并加以创新而使得自身的狂草艺术在盛唐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
代表作品有《古诗四帖》、《肚痛帖》等。
二、著名书法家及代表作品有哪些?
著名书法家及代表作品有:1、欧阳询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九成宫醴泉铭》是唐贞观六年由魏征撰文,书法家欧阳询书丹而成的楷书书法作品。
叙述了“九成宫”的来历和其建筑的雄伟壮观。
歌颂了唐太宗的武功文治和节俭精神,介绍了宫城内发现醴泉的经过,并刊引典籍说明醴泉的出现是由于“天子令德”所致,最后提出“居高思坠,持满戒盈”的谏诤之言。
2、王羲之代表作《兰亭集序》:兰亭集序是中国晋代书圣王羲之在浙江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写下的作品,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点画犹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
3、王献之代表作《洛神赋十三行》:《洛神赋十三行》,简称《洛神赋》,东晋王献之的小楷书法代表作,原来的墨迹写在麻笺上,内容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学家曹植的著名文章《洛神赋》,但流传到唐宋时代就已经残损并亡佚了。
4、颜真卿代表作《颜勤礼碑》:《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为其曾祖父颜勤礼撰文并书写的神道碑,为颜真卿晚年楷书的代表作。
此碑于唐大历十四年立,民国十一年10月在陕西西安出土,现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5、米芾代表作《蜀素帖》:《蜀素帖》是北宋书法家米芾于元祐三年创作的行书绢本墨迹书法作品。
作者在蜀素上书其所作各体诗八首而成,其作品内容即为当时的游记和送行之作。
其艺术风格则以和谐变化为准则,天真自然为旨归,通体笔法跳荡精致、结体变化多端、笔势沉着痛快。
一、古代著名书法家及代表作
古代著名书法家有王羲之、颜真卿、张旭等,代表作分别有《兰亭集序》、《祭侄文稿》、《古诗四贴》。
王羲之(303年—361年)[1],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善书法,兼擅隶、草、楷、行各体,有“书圣”之称。
永和九年(353年),组织兰亭雅集,并为其作序,撰写的《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集序》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擅长行、楷。
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
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
其作品《祭侄文稿》是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
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气呵成。
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祭侄文稿》张旭张旭(685年?-759年?),字伯高,一字季明,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擅长草书,喜欢饮酒,世称"
张颠"
,其草书则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称"
三绝"
。
作品落笔力顶千钧,倾势而下,奔放豪逸,笔画连绵不断,有着飞檐走壁之险。
张旭作品。
二、古代著名书法家介绍
古代著名书法家有很多,主要给大家介绍以下七个:王羲之、颜真卿、赵孟頫、黄庭坚、苏轼、柳公权、董其昌。
书圣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被誉为“书圣”,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
王羲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代表作有《黄庭经》《乐毅论》《十七帖》《兰亭集序》《初月帖》等。
2、颜真卿 唐 (709~784)颜真卿,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伟大的爱国主义家。
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
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

颜真卿,汉族,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
开元间中进士。
安史之乱,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
3、赵孟頫 元 (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晶宫道人。
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岐王赵德芳之后。
宋朝灭亡后,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赵孟頫被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受到重视,被任命为从五品官阶的兵部郎中,两年后任从四品的集贤直学士。
至元二十九年(1292),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
4、黄庭坚 宋 (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
字鲁直,号山谷,又号涪翁。
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其父黄庶是专学杜甫的诗人,舅父李常是藏书家。
黄庭坚自幼好学,博览经史百家。
英宗治平四年(1067)登进士第。
神宗熙宁时期,黄庭坚先后任汝州叶县(今属河南)尉、北京(今河北大名)国子监教授。
5、苏轼 宋 (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他的家庭富有文学传统,祖父苏序好读书,善作诗。
父亲苏洵是古文名家,曾对苏轼和其弟苏辙悉心指导。
母亲程氏有知识且深明大义,曾为幼年的苏轼讲述《后汉书•
范滂传》,以古代志士的事迹勉励儿子砥砺名节。
当苏轼21岁出蜀进京时6、柳公权 唐 (778~865)字诚悬,汉族。
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唐代书法家、诗人。
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称“柳少师”。
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
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7、董其昌 明 (1555~1636)从白衣寒士到礼部尚书,字玄宰,号香光,别号思白,明代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今属上海市)董家汇人。
生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一月十九日。